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首页版块>>党建中心>>正文

【学习时间】教育部职成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彭斌柏关于职业教育的文章摘编

时间:2024-12-18  点击:  作者:   责任编辑:后勤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和行动纲领。职业教育战线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始终如一坚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从国内外职业教育实践来看,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从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产业是经济发展增长带,经开区、高新区等经济功能区是经济发展增长极,位居其中的企业是经济发展增长点;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力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经济功能区、企业的持续力和竞争力;产业、经济功能区、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动能,也必须走产教融合道路。

这是因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数以万计的顶尖大师、领军人物攻克“卡脖子”问题,同时也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解决“卡身子”“卡腿”问题。“卡脖子”不行,“卡身子”“卡腿”当然也不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产业链虽有上中下游之分,但实现产业链功能的各类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没有上中下之分。上游不给力,就会发生“卡脖子”;中游不给力,就会发生“肠梗阻”;下游不给力,就会发生“足坏疽”。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则是将设计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创新变为现实、技术转变为生产力,就是解决“卡身子”“卡腿”的问题,既不可或缺,更不可替代。

知识和技术可以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线,但在我国这样一个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经济体里,要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不可能大规模走引进路线,必须坚持把技术技能人才放在自己培养的基点上。职业教育战线要心怀“国之大者”,守正创新,坚持“以产引教、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的发展模式,始终如一坚持产教融合发展方向。

二、牢牢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一重大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清醒地告诫全党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个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在202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经验和融合模式,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正在逐步定型与完善,这是我们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产教融合仍存在融而不合、合而不作,对接不紧密、合作不持续等问题。从地区发展看,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得比较好,对经济支撑作用比较明显,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产教融合还难以形成气候。从产业发展看,一产方面,涉农职教资源总体偏少,有的涉农职业院校已转向、特色在淡化;二产方面,制造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亟待提高,产教匹配亟须由专业与产业的宽泛对接向以专业为基础聚焦制造、装调、操作和运维四个环节的精准对接调整;三产方面,产教融合比较泛化,一定程度上存在脱实向虚的现象。从学校发展看,行业背景比较明显的学校,产教融合做得好一些;缺少行业背景、文科类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相对较弱,职教特点不突出,普教化痕迹较重。从“一带一路”的实施看,已有部分职业院校正在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建设鲁班工坊、“中文+职业技能”等项目,但总体规模较小,还不能有力、有效地支撑中国企业、中国项目在海外的持续发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要以“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因地、因产、因校制宜,务必做实产教融合载体,创新产教融合内容,优化产教融合体制,毫不动摇深化产教融合,坚定不移走产教融合之路。

三、扎实做好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战略匹配工作

开展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战略匹配,是教育部党组赋予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的重大任务。职教中心将以党的二十大为指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此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员参与,全力推进。

我们将开展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战略匹配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行动,作为推动地方、行业、企业、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作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抓手。以产业发展为经,以经济功能区为纬,突出政府统筹,突出融合主体,突出关键环节,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和学校办学主体的积极性,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分析,一个园区一个园区地梳理,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遴选,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落实,一个专业一个专业地论证,加快编制好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战略的匹配方案,成体系、成规模、成建制地推进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布局精准匹配、深度匹配,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新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教育强国进入了服务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的加速建设期。职业教育担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的指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一、加快编制并实施职业教育布局体系

一是重点围绕国家级新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临空经济区等经济要素聚集区、产业发展功能区,编制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布局体系。二是围绕重点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编制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布局体系。三是按照“抓住两头、理顺中间”思路,以东盟、中亚为先行区,带动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编制职业教育助力大国外交布局体系。依托三个布局体系,构建起中国职业教育资源匹配数字地图,引领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找准定位,进而将“一体”“两翼”工作由主要以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为目标向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转变。

二、引导职业院校坚定服务导向的办学理念

用好评价指挥棒,对职业院校资源配置、评价方式、考核机制进行整体优化设计,重在“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树立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推动职业院校从注重办学条件改善和自我循环发展的小逻辑,更加注重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大逻辑,转变成引导职业学校由“基础好、条件好”向“服务好、支撑好”转变。

三、明确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定位

重视技能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技能才能赢得未来。着眼“国家战略急需干、职教定位必须干、学校发展应该干”,深化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职业教育“101”计划)。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采取头部企业、牵头学校、职教专家三组长制,系统进行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关键要素改革,着力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综合技能提升转变。

四、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水平

按照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3I)要求,迭代升级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以职业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丰富应用场景,持续丰富教学资源;坚持应用为王,全覆盖、个性化服务学生学、教师教、教学管,推动职业教育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

五、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高标准、高水平举办2024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组建世界职业教育联盟、颁发世界职业教育大奖、举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展等,增强中国职业教育的感召力、影响力、塑造力,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从引进来、走出去等国际合作形式向输出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标准、培养标准、价值标准等转变。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新局,需要我们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职业教育的行动派、实干家,把工作往细处谋、往实里做,蹚出一条职业教育助推地区产业发展、地区产业发展厚植职业教育根基的双赢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职教力量。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指明具体路径,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教育强国在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肩负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职业教育战线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强国建设中展现职教担当。

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要“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这些新思想新论断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职业教育战线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在学深悟透、活学活用上下功夫。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评价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二、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是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战线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任务。在职普融通上,要坚定职普融通是构建职教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和价值取向,探索开展职普融通试点。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融通,支持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劳动教育;加强高中阶段教育融通,探索职普转换、学生多元选择的有效途径;规范优质中职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衔接培养模式;优化职教高考内容与形式;稳步扩大职业本科招生规模,以职普融通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在产教融合上,要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和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以“一体两翼”(“一体”即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发挥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作用,凝聚政、行、企、校工作合力,以多元办学塑造产教融合新形态,推动职业教育扎根区域、融入产业,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

三、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是要坚定做职业教育的实干家、行动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坚持好想法有好办法,好办法有好项目,好项目有好措施,不止步于想法,不停留于思路,而是要用工程思维推动落实,形成工作闭环。要以项目为载体,统筹推进“333”(3个布局体系、3个内涵建设、3个平台创新)项目设计,实现体系重构、内涵重建、机制重组。一是加快完善并实施3个布局体系。推动各省(区、市)完善并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布局体系、支撑产业发展布局体系、助力大国外交布局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职业教育资源匹配数字地图,引领职业院校在服务区域、支撑产业、助力大国外交中找准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办学特色定位。二是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优化调整评价指标,科学遴选“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和专业群,强化目标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推动“有进有出”。职业教育战线要苦练人才培养“内功”,实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职业教育“101计划”),根据技术迭代、产业升级、社会变化等因素,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开展职普融通政策探索,完善职普融通制度安排,拓宽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通道,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塑造职业教育发展新优势。迭代升级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全天候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全场域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全球化的数字教育共同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推动职业教育资源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打造更具国际性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擂台,优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道,逐步扩大参赛国别和院校规模,探索在海外设置赛区,形成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大赛品牌。创设更具韧性的世界职业教育交流舞台,高质量办好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组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颁发世界职业教育大奖、举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职业教育大展;创新大会间隔期间韧性发挥效能的机制,持续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职业教育战线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的殷殷嘱托,挺膺担当,扎实工作,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职业教育新作用、作出新贡献、展现新面貌,为教育强国建设谱写职业教育崭新篇章。

上一条:【学习时间】习近平: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下一条:后勤服务中心党总支部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关闭

版权所有 © 2024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中心
地址:河南许昌市新兴路4336号  邮编:461000
豫ICP备16037918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431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博